배우는 즐거움/중국어방

办公室与教室的特殊改造

옥상별빛 2014. 11. 9. 13:20

近日,河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实行“教师全程随班办公”模式。通过“一拖二”的办公室与教室的特殊改造,学校每个教室后部设有班主任办公室,班主任通过办公室窗户能够零距离随时观察每位学生,在办公室随时掌握班级动态,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兴趣、听课状态、自学习惯等,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规律,及时有针对性地介入解决问题。

相关的照片发到网上后,引起热议。舆论普遍认为,这是班主任在“盯梢”、“监督”学生,把应试教育之下的教师“督工”角色演绎到极致,不利于鼓励学生自律。在笔者看来,这一评价过于武断,必须结合这一模式具体实施的效果,所建立的师生关系来进行评价。

如果沿着应试教育的灌输、圈养教育思路,站在教师“管理”学生、学生服从管理角度,这种评价是可以理解的。可如果从教师服务学生角度,却不难发现,把教室作为教师的办公室,在按班级建制的教学模式中,其实也可能有利于增加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沟通、了解,解决学生的问题的——如果实行选课走班制,则不存在班主任这一角色——也让班主任把更多时间投入到教室、班级建设中。因此,对于这种“教师全程随班办公”模式,究竟是好是坏,不宜过早下判断。关键要看学校的出发点,以及在具体执行中的走向。很多人可能不相信学校教师为以此服务学生、建设好班级,但这不是把这一模式看死的理由。

新教育实验中,就有一项为“完美教室”,其实验理念为“教室是图书馆,是阅览室;教室是实践场,是探究室;教室是操作间,是展览室;教室是信息资源库,是教师的办公室;教室是习惯养成地,是人格成长室。”虽然并不是要求教师真在教室办公,但却提出教师花更多时间投入教室的理念。

当然,出发点不同,最终的实践效果也不同,如果就把班主任作为学生的“监工”,很显然,这并不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、沟通,反而制造师生关系的紧张、对立,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、自我管理意识,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监督之下,有良好的纪律,但一旦离开监督,就可能因没有自制力而失控。学校与其用这种方式“监工”,还不如就用教室里安装的摄像头监控。——现在很多学校,都出于安全管理安装了摄像头。假如学校的出发点就是加强监督,强化纪律,那么,这一尝试没有任何教育价值。

而如果希望教师多了解学生的想法,参与学生课间活动,培养和学生的感情,促进班级团队建设,那么,班主任把教室作为办公室,不失为一种积极探索。对于这种探索,有必要跟踪其实施效果,包括听取班主任老师、任课老师、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见,测评学生对这一模式的满意度,而不是简单地认为老师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监督,进而排斥。毕竟师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关系,并非单一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。

必须承认的事实是,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中,更多强调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,而非平等的互相学习、共同成长的关系。因此学校要在实践过程中,避免强化这一关系,如果跟踪调查的结果,确实是强化了老师对学生的监督,学生对此颇为抗拒,感到很压抑,那么,学校要反思这一做法,并转变理念。另外,作为班主任,如果一直扮演“监工”角色,日子也很难过,必须调整与学生日常相处的方法,如果班主任能成为班集体平等的一员,为学生的成长提出建议,关心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,那么,会发挥更大的班主任作用。

这也提醒所有教育观察者,不能就看表面,被表象迷惑,而需要深入分析教育问题背后的实质。对于我国学校中出现的新事物,不能按惯性思维分析,而要站在改革和推动的角度,来分析其是否有积极价值的一面,对于没有任何积极价值的,当然应该否定,而对可能产生积极价值的,应推动其朝积极的一面发展,武断否定,可能会让所有学校失去改革、探索的动力。